zhū

诸子


拼音zhū zǐ
注音ㄓㄨ ㄗˇ

繁体諸子

诸子

词语解释

诸子[ zhū zǐ ]

⒈  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。

诸子及经史。——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
the exponent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pre-Qin times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; or their works;

引证解释

⒈  周 官名。

《周礼·夏官·诸子》:“诸子,掌国子之倅,掌其戒令与其教治,辨其等,正其位。”

⒉  古代天子、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。参见“内官”。

《左传·襄公十九年》:“诸子 仲子、戎子,戎子 嬖。”
杨伯峻 注:“《管子·戒篇》有‘中妇诸子’, 房玄龄 注云:‘中妇诸子,内官之号。’所谓内官者,亦诸侯、天子姬妾之别名,因居宫内,必有官阶,故云内官。”

⒊  指 先秦 至 汉 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战国 从衡,真伪分争,诸子之言纷然殽乱。”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皮日休》:“按 唐 以前《孟子》杂於诸子中,从未有独尊之者。”
姚华 《论文后编·目录上》:“家之言私,其製非一,而皆总於诸子。诸子者,史之别派(记载古事佚闻,时书评论),集之先河(文笔并録)也。”

⒋  众儿。
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诸子中 胜 最贤,喜宾客,宾客盖至者数千人。”
《宋史·吴奎传》:“没之日,家无餘资,诸子至无屋以居,当时称之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庆历五年》:“诸子、诸孙须年十五已上,弟姪等并须年二十已上,方得奏荐。”

⒌  犹诸君。

三国 蜀 诸葛亮 《答李严书》:“若灭 魏 斩 叡,帝还故居,与诸子并升,虽十命可受,况於九邪!”
梁启超 《东籍月旦·叙论》:“同学诸子,怂恿草一书以餉来者。”

⒍  众女子。
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崔玄微》:“十八姨 曰:‘小女子弄酒!’皆起,至门外别, 十八姨 南去,诸子西入苑中而别。”

国语辞典

诸子[ zhū zǐ ]

⒈  泛称古代的学术思想家。

《汉书·卷三〇·艺文志》:「战国从衡,真伪分争,诸子之言纷然殽乱。」

⒉  总称古代学术家所著的书籍。《汉书》艺文志载有一百八十九家,今通称诸子百家者,举其成数而言。

⒊  职官名。周置,掌公卿大夫世子业务。见《周礼·夏官·诸子》。

⒋  众儿。

《宋史·卷三一六·吴奎传》:「没之日,家无余资,诸子至无屋以居,当时称之。」

⒌  诸君。

唐·李华〈与外孙崔氏二孩书〉:「今者诸子日出高眠,争览盘器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诸子"的意思解释、诸子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自三皇以降,先秦诸子,汉唐经学,宋明理学,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。三字一出,洞见全体,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,任凭你考三王、叩天地、质鬼神、俟后圣,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,致良知之教也。

2.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

3.先秦诸子时代是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,它确立了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价值形式和人之安身立命之所。

4.读经宜冬,其神专也;读史宜夏,其时久也;读诸子宜秋,其致别也;读诸集宜春,其机畅也。

5.杂家之所以称为杂家,就是因为它内容综合诸子,兼容并蓄。

6.谁也不知道苍莽大陆存在多少年历史了,六万四千八百年前苍莽大陆人才济济,百家诸子争鸣,诸子时代末期爆发了至人之战,上至至人下到信徒百姓,甚至引出神人出手。

7.一百十五、自三皇以降,先秦诸子,汉唐经学,宋明理学,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。三字一出,洞见全体,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,任凭你考三王、叩天地、质鬼神、俟后圣,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,致良知之教也。

8.杂家之所以称为杂家,就是因为它内容综合诸子,兼容并蓄。

9.列国诸子倡议不同学说,造就百家争鸣,承先启后,开创中华万世根基。

10.杂家之所以称为杂家,就是因为它内容综合诸子,兼容并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