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hí fāng
注音ㄓˊ ㄈㄤ
繁体職方
⒈ 古指职掌方面之官。
⒉ 古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所属有职方氏。唐宋至明清皆于兵部设职方司。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,后废。
⒊ 犹版图。泛指国家疆土。
⒈ 古指职掌方面之官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五官之长曰伯,是职方。其摈於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”
郑玄 注:“职,主也,是伯分主东西者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是职方者,言二伯於是职主当方之事也。”
《明史·奸臣传·马士英》:“职方贱如狗,都督满街走。”
⒉ 古官名。 《周礼》夏官所属有职方氏。 唐 宋 至 明 清 皆于兵部设职方司。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,后废。参见“职方氏”。
引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执谊(韦执谊 )自卑,尝讳不言 岭 南州县名,为郎官时,尝与同舍郎诣职方观图。”
《新五代史·职方考》:“自 唐 有方镇,而史官不録於地理之书,以谓方镇兵戎之事,非职方所掌故也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十一:“职方添一郎中,使之廵边,以知阨塞夷险,及将领之优劣,军情之利弊。”
⒊ 犹版图。泛指国家疆土。
引宋 陈师道 《代贺安西川表》:“奉清庙之遗策,还职方之故区,恩赏并行,人神共庆。”
明 宋濂 《亡友陈宅之墓铭》:“浦阳 既入职方, 濂 挈妻孥西还。”
⒈ 职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有职方氏,掌天下之地图,主四方之职贡;后每沿用,如明、清兵部及民国初年内务部均有职方司。
⒉ 主治地方之事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下》:「五官之长曰伯,是职方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