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征西讨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四处出战征伐。
出处唐 杨炯《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》:“至如出车授钺,东征西讨,孤虚向背。”
例子我为国家助成大业,擐甲执锐,垂四十年,东征西讨,无复遗恨,第恨汴京下耳!当其勉之。(《元史 木华黎传》)
基础信息
拼音dōng zhēng xī tǎo
注音ㄉㄨㄥ ㄓㄥ ㄒ一 ㄊㄠˇ
繁体東征西討
感情东征西讨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南征北战、转战南北
反义词安营扎寨、安家立业、安常处顺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此一时彼一时(意思解释)
- 轻而易举(意思解释)
- 老奸巨猾(意思解释)
- 体恤入微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凤毛麟角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光前启后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斗水活鳞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药石无效(意思解释)
※ 东征西讨的意思解释、东征西讨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芒刺在背 |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心中惶恐不安、坐卧不宁。 |
此一时彼一时 | 指时间不同,情况亦异,不能相提并论。 |
隔靴搔痒 |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 |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有风有化 | 谓有教育意义。 |
池鱼之殃 |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。 |
甘之如饴 |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
黯然神伤 | 心情沮丧;心神忧伤。 |